- 移動滑鼠向網站的超連結,顯示外部網站的簡介。
- 點擊進入外部網站。
- 我們不能為外網站的內容負責。
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1988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是本港第一個有機教育農場。一直致力推動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讓我們的食物和環境更安全健康。並透過接觸泥土,讓參加者領略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繼而珍惜並善用地球資源,減少對地球的破壞。
專責於監察政府及各私人機構對環境的影響
長春社成立於一九六八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民間環保團體。我們積極倡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致力於自然保育、保護環境和文化遺產。我們的使命是提升當代和未來社群的生活素質,並確保香港履行對鄰近地區以至全球生態環境的責任。我們倡導合適的政策、監察政府工作、推動環境教育和帶頭實踐公眾參與,為完成使命全力以赴。
綠色力量於一九八八年由一群香港市民自發創辦,乃香港主要環保團體之一,一直竭力推動環境保護運動及傳播綠色生活文化。
主要任務是教育宣導,喚起民眾對自然保育的重視,以及籌募基金以推動瀕臨物種及亟待保護之生態體系之保育研究。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以將募得的會費、捐款及贊助款項中的一億三千萬美元經費用來推動130個國家的5000多個保育計劃。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是本港主要的慈善環保組織。自1981年成立以來,致力在香港及中國推行多元化的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及環境教育計劃,為我們及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
創於一九九七年,目的在於推動大埔區的環保教育及工作。
提供農業輔助之餘,農業輔助會也在本園大部份地方加以美化,令農場演變為一個根基穩健的植物園。近年來,本園把重點轉移至自然保育和教育兩方面。教育計劃的內容集中於本園和香港境內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機耕作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應用。
目標為香港締造一個健康宜人的生活環境,鼓勵市民重視環保,明白須為自己及下一代著想,使這個生活環境得以持續。
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於1990年成立,目的是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鼓勵社群為更美好的環境作出供獻。
漁農自然護理署向市民提供與農業、漁業及自然存護有關的服 務。
為行山人士而設的資料庫及搜尋器,找路,地方,裝備,日出......
旨在透過研究及教育,去提倡、促進及直接參與有關亞洲區河流及沿岸水域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及其棲息環境存護工作。
一個本地活躍的觀鳥組織,成立於1957年。會員人數不斷增長,現時已有約六百名本地及海外的會員。
成立於1995年。主要提昇市民對中華白海豚及其生態環境的關注及了解,幫助中華白海豚於旅遊業作出貢獻,從而給予牠們在經濟上的價值。
思匯政策研究所於二零零零年十月成立,是香港一所研究公共政策的組織,並已註冊為慈善團體。主要推動公民教育及就經濟、社會和政治政策的發展及實踐進行研究。
提倡愛護大自然生態環境,藉著深入的介紹將香港的自然生態、最新野外活動、潛水、生態旅遊活動及環境保育的意識帶入大家的生活之中。
展示香港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及突顯保護它們的重要性。 外,並提供機會闢設以濕地功能及價值為主題的教育及消閒場地,供本地居民及海外遊客使用。
That Hong Kong's businesses can become a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sia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existing business practices.
匯聚有興趣的人士發展及推廣「歷奇輔導」,提供資源及籌辦訓練課程、講座、工作坊、交流會及研討會,以促進會員的學習和交流,促使會員邁向專業化的實踐。
提供參觀農莊、有機耕種訓練、工作坊、訂菜服務。
清潔的空氣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也是對文明且有競爭性的國際化城市的必然要求...